以下文章来源于湘派语文 ,作者欧阳荐枫
回归语文学科本质,搭建语文学习平台,共享语文教学资源,培养语文学科思维,挖掘语文育人价值,荟萃语文各界名师,共赴语文教育现场。
3月9日晚8时,湖南师大附中语文组长欧阳荐枫做客“在战疫中成长”2020潇湘晨报生涯公益大讲堂,带来题为“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的讲座。讲座观看人次达到43000余人次,创下平台收视纪录新高,得到潇湘晨报3月10日A版特别报道,获得广泛好评。
此次公益大讲堂由潇湘晨报教育工作室、双高联盟(HUCE联盟,高中高校协同育人联盟的简称)联合开展,分“校长论坛”“名师会讲”“高校指南”“榜样力量”4个系列。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指导高三学子,在战“疫”期间建立心理防线,加强自我管理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涯规划意识,冲刺高考。
欧阳荐枫是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从教二十年,多届高三教学经验。他首先对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命题进行了梳理,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设置上,相比前三年,整体上仍然会趋于稳定。在文本选材上,中国小说可能性最大。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适当切入些体现当代中国精神风貌、民族精神、家国情怀,能激发民族自信,折射正能量的当代小说,来作为阅读补充。
接下来,欧阳荐枫老师就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命题试题考点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做一个简要分析。他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与前提,广泛体现在其他考点及整套试卷中。承前三年趋势,2020年可能将继续延续这一特点,文学类文本阅读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板块单独设题、显性考查可能性不太大。其次,文学类文本阅读近三年都侧重于考查“思维提升与发展”以及“审美鉴赏与创造”,“2020年很有可能对这一点加以延续,考生在复习中要对与之相对应的考点更加重视”。第三,作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点与焦点,“文化理解与传承”或将成为2020年考题刻意寻求的考点。最后,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的精华和灵魂所在,作为引导教学指挥棒的高考,试题必将继续强化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密合度。
他最后提醒考生们,所有趋势预测都是基于对相关政策、考试功能、社会热点、及选拔人才的综合考量而做出的一种个人判断,重在把握考试规律,厘清备考思路。切不可以此为依据而孤注一掷。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出题都体现了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察目标,都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更加注重考查对课本知识在结合具体文本时的分析运用能力,更加注重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这种变与不变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凸显语文核心素养,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凸显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未来应考的思路必定是:只有学得好,才能考得好。
本号特将讲座讲稿刊出,与大家做进一步交流,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批评指导!同时,也为各位考生提供一个可供查证的参考。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命题趋向及应对策略讲稿
欧阳荐枫
大家晚上好!我是湖南师大附中的语文老师欧阳荐枫。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话题是《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趋向及应对策略》。今晚的讲座分为三个部分内容:一、高考语文,考什么?二、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命题的梳理及2020年命题趋向分析。三、从近三年高考阅卷现场看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应对策略指导。
我们首先简略分析高考语文,考什么这个部分。
我们现在的高考,其实同千百年来的科举考试一样,不过是一场考试,甚至是一场游戏。本质不变,但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对象、考试目的等方面有不同。
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考所经历的三次改革。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2003年,改革的一个中心是考试,解决的是“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两个基本点是:科目和题目。第二阶段是2003-2014年,主要是高校推行自主招生制度,摸着石头过河、试点推广。第三阶段是2014年至今,以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为标志,高考改革进入到第三阶段,“综合评价阶段”。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改革,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定位都在不断明晰,不断强化,应试教育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的教育也越来越靠近人本身。
就语文学科来说,高考应考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情,高考命题也历来是一个争议的焦点。实际上,语文学科确实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从一开始,高考语文命题就面临的三大挑战:
一是考题整体统一和应考学生个体差异之间存在矛盾。你想想,拿同一张试卷来考成千上万的考生,而且,还要求考生体现自己个性和创意。我不止一次听学生私下嘀咕:个性创意你妹啊!
二是教学与考试的矛盾。老师教,学生跟着老师学,但考试却不跟着考,每次都是我学什么就不考什么。正所谓,教学有限,考试无边。这叫人很恼火,不懂语文的外行就会说,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都不讲重点,所有的重点都拿到课外辅导班上讲去了。语文老师冤死了!
三是语文学习与考试评价存在矛盾。那些大家都公认平时语文能力很强的学生,考试中往往拿不到好的分数。在我志在必得的时候语文就会给我迎头痛击,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它又会爆冷考一个高分。简直像抽风一样!
好啦,我们还是绕回到我们第一部分的主题:高考语文,考什么?我们首先关注的必须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分别是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这个学科的精华和灵魂所在。特别是语文学科,知识涉及面太广了!广得让人无所适从。但是,当我们紧扣核心素养这个核心,我们就会发现,语文学科的学习简直是无孔不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语文。所以,学习语文,你得做一个有三分闲心的有心人。湖南师大附中的语文课堂历来为学生所怀念,为什么?兼容并蓄,五彩纷呈。在这里,也恳请同学们,家长们,领导们多多理解上课和我一样东拉西扯的语文老师。看上去是东拉西扯,其实,有核心素养这根线牵着。
以前有考纲的时候,会明确规定,高考语文着重考六种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从今年起,好像就没有考试大纲了哦~。这六种能力,大家要好好去琢磨一下,对照着,看自己哪一板块能力还需要加强。当然,答案是非常明确的:我哪一个板块都需要加强。
我们从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来看,一张语文试卷150分,它是怎么凑起来的呢?
四大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
六种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语文试卷(150分):阅读理解70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写作60分,其中阅读又分为现代文阅读(36分)包括论述类(9分)、实用类(12分)、文学类(15分),古诗文阅读(34分),包括文言文(19分)、古代诗歌(9分)、名句默写(6分)。
2020年,根据标语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分析,有可能的一个变化是:现代文阅读中实用类与论述类阅读会合起来考,差不多19分,文学类阅读会调整至16分,文言文阅读可能会调整至20分。
下面是重磅来袭!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就各学科的关键能力做出了明确解答。
具体到语文学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获取能力群,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二是实践操作能力群,主要包括: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三是思维认知能力群,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
再强调一下,2020年虽然没有考试大纲(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但是,高考评价体系作为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对于指导高考绝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有同学可能在问,老师你不是讲解文学类文本阅读吗?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做一个这样的梳理呢?我的一个观点是:抓住制高点,才能总览全局,然后,才有可能全视角,整体推进复习,才有可能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才有可能精准对接,有的放矢。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命题的梳理及2020年命题趋向的分析。
我们先看三个表。首先,我们看一下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命题试题考点横向梳理表。
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设置上,相比前三年,整体上仍然会趋于稳定。在文本选材上,中国小说可能性最大。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适当切入些体现当代中国精神风貌、民族精神、家国情怀,能激发民族自信,折射正能量的当代小说,来作为阅读补充。但不排除选取中国散文和外国小说的可能。诗歌文本则基本没有可能进入高考阅读视野。文章篇幅应该会控制在1600字—1800字范围内,题量应该仍是3道题:2道主观题、1道客观题。分值很有可能仍然维持在语文总分的10%左右,即15—16分。
有人会问,凭什么你就断定选材不会选诗歌文本呢?尤其是前段时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就是辛迪的诗歌《刈禾女之歌》。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出现现代诗确实让大家脑洞大开。实际上,从高考所肩负的使命与功能,及诗歌文本本身的特征来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现代诗来作为考查对象的可能性为零。除非出现大的社会变革。试题的选文肯定受篇幅字数的制约,高考试题的选文篇幅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诗歌的篇幅过短,对阅读速度的考察度为零,而且诗歌的形式过于自由,更偏向写作主体的个性化抒发,不利于考查考生能力水平,也不利于试题的选取和使用,当前形势下,几乎无法实现高考的选材功能。
其次,我们看表2、表3(表格见幻灯片):近三年文学类文本试题考查能力层级归纳表和近三年试题体现语文核心素养数目表。
语文高考试卷文学类文本题重点考查的分别是:理解能力(B)、分析综合能力(C)、鉴赏评价能力(D)和探究能力(F)。
与这四个能力层级对应的则是文学类文本对学生提出的四项能力要求,分别是: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鉴赏与评价能力以及拓展与探究能力。
这四方面的能力考查分别对应了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方面。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在能力层级(B)考查上更偏向理解能力层级的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含意,分析与综合能力(C)、鉴赏预评价能力(D)层级则是高考考题中重中之重。而对探究能力(F)考的则相对较少。
从对核心素养考查来看,近三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命题总体上对“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两个方面考查体现较为明显,尤其是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考查。对“语言建构运用”的显性考查有所回落,对“文化理解与传承”的考查体现则相对较少。
由此,对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做出如下推设:
首先、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与前提,广泛体现在其他考点及整套试卷中。承前三年趋势,2020年可能将继续延续这一特点,文学类文本阅读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板块单独设题、显性考查可能性不太大。当然,也有可能会因为要适配选材而再次出现。
其次、文学类文本阅读近三年都侧重于考查“思维提升与发展”以及“审美鉴赏与创造”,2020年很有可能对这一点加以延续。考生在复习中要对与之相对应的考点更加重视。
第三、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创作背景和意图是历年高考常考点,也不应忽视。
第四、作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点与焦点,“文化理解与传承”或将成为2020年考题刻意寻求的考点。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理水》在选文内容上表现了“中国的脊梁”这一传统文化精神,但在考查的时候与之擦肩而过,最终落在了如何塑造“中国的脊梁”上。
最后,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的精华和灵魂所在,作为引导教学指挥棒的高考,试题必将继续强化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密合度。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也将一定会在核心素养的落地与具体实施上有进一步体现。
所有趋势预测都是基于对相关政策、考试功能、社会热点、及选拔人才的综合考量而做出的一种个人判断,重在把握考试规律,厘清备考思路。切不可以此为依据而孤注一掷,去押宝。从某种意义上讲,押中高考试题是学生和教育的一种不幸。为什么呢?因为押题本身就带赌的性质,押中是非常偶然的事件,你今年押中了,大家又没关注,到了明年,大家都信你了,没押中怎么办?岂不害死人?同时,押题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与我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湖南师大附中从不押题,只做详尽的数据分析,只研究规律,让我们的复习,我们的训练题尽可能贴近高考,走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有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外界疯传你们又押中了什么什么题?说句实话,我们的考题之所以碰中高考试题,那也是偶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是语文老师,对语文老师最了解。像我们这一届高三的语文老师,即便在病毒肆虐,疫情蔓延期间,也都为组织学生复习迎考忙得焦头烂额。像我为了这堂讲座,花了三十多个小时,而且,讲得还是这个样子。这一点,反过来可以给我们同学们启发:我是天生丽质吗?是不是我哪个部位长得特别有气质,上天会特别眷顾我?扔给我一个大馅饼?我看,天上掉馅饼的事是没有的,掉铁饼倒是有可能。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出题都体现了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察目标,都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更加注重考查对课本知识在结合具体文本时的分析运用能力,更加注重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这种变与不变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凸显语文核心素养,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凸显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未来应考的思路必定是:只有学得好,才能考得好。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部分的讲解:从近三年高考阅卷现场看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指导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从高考阅卷现场所发现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问题。从近三年湖南高考阅卷现场来看,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大同小异,概括为:根源相同,表现各异。下面结合近三年高考湖南考生出现典型问题加以分析。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第5题: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不能紧扣“谋篇布局”“艺术效果”思考和答题,缺乏题干意识和作品整体意识,方向不明,不得要领。
2.思维不清晰,答题组织凌乱(一个观点分多条),缺乏条理性,眉毛胡子一把抓。
3.脱离文本,套用术语,强贴标签。
其根源都在于没抓住“谋篇布局”“艺术效果”的概念,不知道“谋篇布局”“艺术效果”在答题中具体对应什么。知识上的漏洞直接体现为能力不足。另一个是不能站在制高点上全局把握,缺乏整体意识。
我们再看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第6题: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没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本题得分点集中在第三点: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从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失分最严重的多在第一点(真实性)上,其次在第二点(神秘氛围)上。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是:出现方向性失误,主要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旨、表现方法等角度分析,没有注意从叙述角度和艺术效果方面来分析。问题还在于概念混淆。
我们接下来看2018年新课标全国I卷第5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题意理解不清,方向出现错误,不少考生去解释“文人气质”“军人的冷峻”,评价人物形象等;或从艺术特色答题,如赵一曼是军人,主人公的身份不同寻常,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胡乱贴标签,应试训练背诵答题模式的痕迹明显。而出题人意在要考生结合文本来答“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的具体表现。再一个就是不会分点(文人气质和军人的冷峻)分析。
原因在哪?还是罔顾概念,或混淆概念,没有阅卷人意识。
我们再看2018年新课标全国I卷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乱贴标签,如很多考生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文章内容”,因为不符合题干中要求的对“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特点的分析,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签,故不给分。
②审题不清,反复谈具体情节中的人物表现,而题目要求是“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考生应该答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艺术表现力,可以围绕叙述的作用来谈,“真实性”“合理性”都可以,可有的答案就不符合题干要求,难得获取高分。
③缺少对小说中典型人物对当下的意义(即英雄的模范作用)的思考,这也是考生最大的失分点。
④抄袭选择题的表述,投机取巧。根源分析:罔顾概念,或混淆概念。
我们下面再看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8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考生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对“表达方式”与“艺术手法”的概念呼混淆,也有少数学生对艺术手法不熟悉。
我们再看第9题:《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从“新编”的角度简析,特别是指出如何改编或改编的具体方式的少之又少,另一个问题是不会从思想上去综合,答出古今观照,讽刺批判当时社会。还有考生答出了从历史故事中而来,但没有明确指出故事来自大禹治水,导致丢分,非常可惜!
原因分析:概念模糊,视野狭窄,平时复习过于功利,导致复习口径小,对考题感到陌生而无所适从。
发现问题是好事,我们根本不用恐慌。面对浩瀚如烟的知识海洋,不知道可能才算正常。发现问题,我们要定下心来,分析问题,梳理脉络,然后一口吃掉它。下面,我们讲解应对策略。
其实,我们一讲到所谓应对策略,总有那么几分让人为难。为什么呢?我们当前所谓方法策略太多了,甚至还有什么秘诀,什么九阳宝鉴,什么葵花宝典。甚至网络上还有人打出广告,听他一堂课,语文可上145!一听就是假的嘛!就像前些年流行的气功大师一样,是大骗子!我智商不高,更兼从事语文教学,反应就更慢,历来只相信功到自然成。所以,我所提供的所谓策略与方法,都是根据我本人,以及我的同事梳理归纳而来,根据我多届高三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而来。敝帚自珍,自认为是遵循了语文教育的规律,采取大数据分析的经验总结,是循本而为。希望能给同学们考前复习提供些启发。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学生问题梳理,我认为,在当前时间这么紧迫情况下,复习迎考,首先是要抓住我们问题的根源所在。那就是吃透概念。
1.紧扣概念,厘清认识
可以说,概念是抵达事物本质,区分“彼”和“此”的一把钥匙。有些考生之所以这也搞不清,那也搞不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概念不清。比如说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法、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一系列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来说至关重要的概念,学生从一开始就迷糊,到高中毕业还是迷迷糊糊,怎么去考?再比如,文体是怎么回事?什么是散文、什么是小说,什么是记叙文,什么是议论文?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在考纲表述中分为5个层级(识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实际上也很重要,但因为确实很基础,在此不列入),分别是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表达应用(E)、探究(F),实际上,后四个层级都是以理解为基础,为依托,没有理解,谈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以文体为抓手,依托文体特征,系统复习,掌握答题规律,有的放矢。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同一样东西从不同维度看,有不同的呈现。文章体裁就必须扣住表达方式这个抓手。文学体裁就必须扣住其形式和内容的美与感情效果,它的社会功用。再比如,小说与散文。小说阅读,就要抓住小说的概念,紧扣小说三大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以及它的意义,即主题;要综合考虑情节、人物、环境、手法、主题等多个要素。又有散文化小说,就要充分把握散文化小说淡化情节、虚化人物、营造意境、突出情调这四大基本特征。散文则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又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散文,我们平时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主要是从文章体裁角度来界定的,从文学体裁角度来看,一般也可归于散文之列。抒情散文和说理散文与小说区别很大,不必赘述。叙事散文与小说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它们的叙事性,但散文一般是讲述真人真事,抒发亲身感悟。所以阅读散文,必须要有一个“我”,即作者的意识,要把读文与读人紧密结合。抓住文本体裁特征来答题,则可顺藤摸瓜,迎刃而解。只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3、要养成“三个人”意识,即出题人意识、阅卷人意识、“我”的意识。
应考首先要有出题人意识,即揣摩出题人意图。不少学生没有出题人意识,拿到题,不管人家怎么问,题目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提问里有没有潜台词,蒙头蒙脑就照搬平日里背记的那些,乱贴标签。像前面提到过的2018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5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就是典型。这里再借用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6题,即实用类阅读题来举例说明: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从命题的角度来看,命题者并无意于在答题难度上设置障隘,而是在审题上设置了一个陷阱。原题是“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不少考生忽视了“原因”前面的定语“受损”,组织答案时,从“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档案文件的原因”的角度立意,自然就是答非所问。
其次,要有阅卷人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阅卷人就相当于代表皇帝选妃子的太监,买你黄瓜的店小二,替外甥女选夫婿的大姨妈,你说重不重要?所以,凡在考试中体现为书写马虎、随意,答题思路凌乱等现象的基本都属于自找苦吃。
第三,在答题中要有“我”的意识,即主体意识。什么叫个性化作答?不是要你展现出你展现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玉树临风的风姿,而是要你体现在认识理解上、分析综合里、鉴赏评价中,以及探究中与众不同的认识深度、思维跨度、情感温度、评价态度,以及表达的精准度等。龙应台曾对文学有个解释。她说文学就好比“白杨树的湖中倒影”,“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这一点恰恰切中了我们当前的高考。走在湖边的你只有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并养成思考感悟的习惯,才能锤炼出这种能力,才能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那个“我”。其实,不仅仅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要如此,在整张试卷的作答中均要如此。
4、把握住复习训练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能力,就是考知识。高三复习备考,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关系,那就是知识训练与能力培养必须正向关联。高三时间紧,谁都知道,尤其是语文学科时间紧,但这个几乎没有人知道。一个让语文老师、学生、家长都沮丧但往往又无可奈何的事实是:语文考试成绩似乎跟平时复习、练习,甚至考试的关联没有语文老师说的那么大。所以,有的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是爱理不理,有的老师也爱管不管,甚至有的家长也是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这种处境特别尴尬。问题出在哪儿?没有把握住复习训练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不能像数学等学科那样,做到有获得感。
事实上,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能力又为知识的获得提供方法与动力。知识训练与能力培养是语文备考的基本任务。以近三年的文学类阅读为例,尽管选材、命题角度、考查重点有不同,但又保持着本质上的稳定不变: 核心素养为本,语言表达优先。因此备考中要选准知识点与能力点,以知识训练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宗旨,及时归纳整理,学会由点到面,由此及彼地推移。从某种意义上讲,梳理归纳比单纯做题要更加重要。这样,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知识在能力的舞台上永生,能力在知识的支点上闪光,才能高效推进备考复习。
举个例子来说明。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属于理解(B)级,但很多学生就是抓不住。除了上面讲的学生没有养成扣概念意识,平时疏于积累整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中,没有把学生的知识训练提升为学生的能力,知识与能力是两张皮。我们如何指导学生扣概念?理解词语含义?有一年湖南师大附中选了朱以撒先生的《御风而行》(文章略)作为阅读材料。其中有一个题是,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⑴其实假古董也就骗骗那些没有眼力的人。⑵以音乐来复活远久之诗再也合适不过了。我们都知道,理解词语或概念的含义有两大要素,一个是其本义,一个是具体的语境。本义包括哪几个维度?如何结合语境具体阐述?像第(1)题,难度不大,但不少学生答成了“仿古术”,显然,题目中的“假古董”从本义上来讲,首先它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可感的物体,而“仿古术”则是一种抽象的方法,显然不对。这么一讲,学生自然就更能理解“本义”所指了。再看第(2)题,“远久之诗”则要本义和语境义双管齐下,难度更大,得分更低。大部分学生忽略了“远久之诗”前面还有一个动词“复活”。试想,在一个现代城市中,如何去“复活”“远久之诗”?诗歌保留至今,是死的还是活的?怎样才能使“远久之诗”活过来?结合文章题旨和写作意图,就能推出这个概念在文中的含义是“远久之诗既指《蒹葭》一诗中以绝妙文字所营造的那种安和、幽怨、平静、清丽的诗意,更指与现代城市生活相异的自然、从容、悠闲、亲切的让人向往的诗意生活。”
应该说,在进行高考复习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法。各人基础不同,问题表征也不尽同,方法也就不相同。所谓至法无法,真正好的方法就是,你把它里面所有的把戏都看穿了,看他怎么变。就像如来看孙悟空一样,无论孙悟空怎么变,在如来的眼里都还是一只猴子。今晚的讲座就到这里,权作抛砖引玉,供大家一哂。
最后,我代表湖南师大附中,至少是湖南师大附中语文组,诚挚邀请各路专家,同仁多来湖南师大附中看看,来指导工作!大家也可以扫描课件上提供的湖南师大附中,以及湖南师大附中语文组公众号二维码。我们愿意把我们所有的资料无偿提供给大家。湖南师大附中语文组愿与各位同仁,各位家长携手共创语文教育的美好未来!
疫情肆虐,人心惶惶,我们大家都多多保重,恭祝春安!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生命,需要我们去不断努力。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立志高远,脚踏实地!”祝各位同学平安健康,高考大捷!
关注公众号“湘派语文”,后台回复关键词“讲座课件”可得课件,点击页末“阅读原文”可回看讲座视频。
来 源:潇湘晨报 语文教研组
编 辑:苏晓玲
审 核:苏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