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纪委派驻附中纪检监察室廉洁文化电台
大家好,欢迎收听湖南师大附中廉洁文化电台“洁齐亭”。
今天,外派附中梅溪湖中学的张志老师带着他对基层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来到了“洁齐亭”下,请听他讲述廉政小故事《四知拒金》——
杨震,字伯起,陕西华阴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他五十岁入仕,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后来位至三公。“四知拒金”之事,始载于《后汉书·杨震传》。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说,“暮夜无知者”。但杨震却义正词严地驳斥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愧而出”。《后汉书》还记载,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次遗之,不亦厚乎!’”
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直到明代的莱州府署大门内,还有杨公祠、四知堂。唐人胡曾的《咏史诗·关西》赞赏道:“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杨震不但洁身自好,还敢于挺身而出批判官场恶习。对于皇亲贵戚,他也敢于直言不讳。汉安帝的舅父耿宝、皇后的哥哥阎显等,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入朝做官,杨震知道这些人无才无德,都断然拒绝。
这样的人品、家风,成为对儿孙最好的馈赠。史书记载,杨震家门四世清白、家风廉正。其子杨秉最初隐居乡里教书,四十余岁才出来做官,有其父之风。有故旧部下以百万钱相送,他“闭门不受,以廉洁称”。杨秉之子杨赐官居太尉,杨震曾孙杨奇、杨彪,皆有祖上清廉之风。杨震“清白吏子孙”的家风,千古传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讲述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后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有了觉悟,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我们要把这个故事视为一面镜子,从一句“四知”回答的清白家风中感受涓滴溪流,浸润人心的力量。作为教育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故事摘自人民出版社《习近平讲故事》)
亲爱的听众朋友,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同行,我们下期再会。
音频录制:谢武龙
编 辑:苏晓玲
审 核:李春莲